HOME 展覽 回上頁

複皮

虛擬生命
分享:

本計畫以蒲松齡《聊齋誌異》中《畫皮》古本為底,藉由故事中妖遊走於人與妖身份邊界的幻生機轉,透過身體感測轉譯肉身資訊重畫成皮。身體資訊從本體剝除,再現成一張張數位皮。作品運用感測技術走向關於「皮」與「身份」的當代思考,以肢體劇場、音像表演,透過寓言化,讓皮再度作為一種敞開的媒介,透過作品探討身體更多實與虛辯證的關係。
一系列效益化的人類活動皆歸功於電子通訊和移動設備的勃發。
在取得火種的很久以後,人亦取得使用生理資訊的技術,於是一個人所有格的變量又多了些:我的臉譜、我的熱反應、我的波段與頻率,生理資訊成為材料和金鑰,鉤出一張張輪廓各異的身份認證。古本《畫皮》中有隻妖,取皮畫形,畫出一張張人樣的皮任牠穿上,搖身一變,遂以人形混入人群、吃人捕食。
當身體被資料式的呈現,就像將身體做解剖學式的拓印,且這種拓印是多向度的、無礙於感官侷限的多種副本,也許這些副本就像一張張的皮,等待被穿上,等待一個人妖幻變的瞬間。
作品利用影幕協同身體感測工具,試圖重新想像人與某種非人之間的過渡是如何可能,兩造之間是否相似、相斥,抑或相融?輾轉兩界,是誰想出去?又是誰想進來?藉由採集觀者的生理資訊,觸發影像中的人形變換,透過影像互動裝置,反側「身份」的命題。

 

林俊遑X黃紀虹X戴明珊

現就讀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所。團隊組成於2024年臺中國家歌劇院LABX藝術跨域實驗計畫,共同製作「負皮」實驗音像劇場。

創作領域橫跨裝置互動設計、音像創作、網路藝術及沈浸式互動體驗。善於運用多元媒材展現創作理念,打破實體與數位的界限,將藝術創作視為一種溝通語言,藉此探討並反思當代社會現象。

計畫共同發想成員:陳羿言、林雨靜、張翔華、葉承昀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